政府600億發展基金助力中小企
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決定設立總規模為600億元人民幣(約730億港幣)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,實現政府與市場攜手增強創業創新動力;會議還決定確定調整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制度,促進投資結構優化。
據新華社報導:會議認為,改革創新投融資機制,強化定向調控,讓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精準發力,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,對于擴大就業,推動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增強發展新動能,具有重要意義。
中央財政出資180億元
會議決定,中央財政通過整合資金出資150億元(約180億港幣),創新機制發揮杠桿作用和乘數效應,吸引民營和國有企業、金融機構、地方政府等共同參與,建立總規模為600億元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,通過設立母基金、直投基金等,用市場化的辦法,重點支持種子期、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。基金原則上采取有限合伙制,其募資、設立、管理、收益分配、到期退出等均按市場化原則操作。通過社會出資人優先分紅、國家出資收益適當讓利等措施,更多吸引社會資本,激發中小企業“雙創”活力。
會議確定,為推動農產品加工轉化,將玉米深加工項目由30%降為20%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急需的停車場項目,以及經國務院批準、情況特殊的國家重大項目資本金比例可比規定的再適當降低。同時,對鋼鐵、水泥、電解鋁、焦炭、多晶硅等產能過剩行業,嚴格執行現行的30%-40%較高資本金比例要求。
降低固定資產資本金比例
會議指出,圍繞優化投資結構,調整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制度,可以合理降低投資門坎,提高投資能力,增加有效投資,加快補上公共產品、服務及其他發展“短板”,通過改革促進結構調整和民生改善。會議確定,將關系國計民生的港口、沿海及內河航運、機場等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要求由30%降為25%,鐵路、公路、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由25%降為20%。
會議還談到,建立分級診療制度,是深化醫改的重要舉措。會議確定,堅持群眾自愿、政府引導,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,以慢性病、常見病、多發病為突破口,逐步建立基層首診、雙向轉診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。
據新華社報導:會議認為,改革創新投融資機制,強化定向調控,讓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精準發力,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,對于擴大就業,推動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增強發展新動能,具有重要意義。
中央財政出資180億元
會議決定,中央財政通過整合資金出資150億元(約180億港幣),創新機制發揮杠桿作用和乘數效應,吸引民營和國有企業、金融機構、地方政府等共同參與,建立總規模為600億元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,通過設立母基金、直投基金等,用市場化的辦法,重點支持種子期、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。基金原則上采取有限合伙制,其募資、設立、管理、收益分配、到期退出等均按市場化原則操作。通過社會出資人優先分紅、國家出資收益適當讓利等措施,更多吸引社會資本,激發中小企業“雙創”活力。
會議確定,為推動農產品加工轉化,將玉米深加工項目由30%降為20%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急需的停車場項目,以及經國務院批準、情況特殊的國家重大項目資本金比例可比規定的再適當降低。同時,對鋼鐵、水泥、電解鋁、焦炭、多晶硅等產能過剩行業,嚴格執行現行的30%-40%較高資本金比例要求。
降低固定資產資本金比例
會議指出,圍繞優化投資結構,調整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制度,可以合理降低投資門坎,提高投資能力,增加有效投資,加快補上公共產品、服務及其他發展“短板”,通過改革促進結構調整和民生改善。會議確定,將關系國計民生的港口、沿海及內河航運、機場等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要求由30%降為25%,鐵路、公路、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由25%降為20%。
會議還談到,建立分級診療制度,是深化醫改的重要舉措。會議確定,堅持群眾自愿、政府引導,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,以慢性病、常見病、多發病為突破口,逐步建立基層首診、雙向轉診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。
如果您喜歡本文可將網址: http://m.daaosafe.com.cn/zixunzhongxin/855.html
最后更新時間:2015-09-02 閱讀:240次分享本文
下一篇:昨日第十屆中國—東北亞博覽會開幕